广西三江做强茶业打造品牌:“种茶种稻”致富可靠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广西三江做强茶业打造品牌:“种茶种稻”致富可靠

  对照贫困县脱贫摘帽“九有一低于”指标,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特色产业、住房、基本医疗和义务教育保障方面还存在差距。为了发展特色产业,三江县聚焦生态产业,努力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三江坚持生态立县,大力推动‘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引领侗乡群众走上绿色发展、产业扶贫的康庄大道。”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邝驱说,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三江坚决贯彻落实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目标,全县上下力往一处使,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三江县茶叶种植面积18.8万亩,种植茶叶的贫困户16066户,覆盖率为61.27%,油茶面积为61.7万亩,实现了全覆盖。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5万亩,其中“优质稻+再生稻+渔”模式1.8万亩,累计建设标准化鱼坑1.56万个。

  做强茶业打造品牌

  雨后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万亩茶园,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站在高处远眺,仿佛置身仙境,茶农们在自家茶园里忙着采摘夏茶。该村村民吴明德和妻子也在茶园里忙碌着,原来是贫困户的他,通过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如今一年下来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站在茶园里,吴明德自豪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2018年他已经成功脱贫,现在家里采茶、制茶、卖茶一年收入有四五万元。“我还把房子装修了做民宿,争取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茶叶是布央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该村以茶强村、以茶富民、以茶兴旅,着力写好茶文章,开发茶园观日出、采制茶体验、百家宴等旅游项目,倾力打造茶旅融合“金名片”。同时成立了布央茶叶生态旅游合作社,动员当地贫困户以茶叶入股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生态茶园观光旅游。目前,当地有旅游旅馆11家,旅游饭店10家,解决贫困户192人就业。景区自创建以来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毛南族已经实现整族脱贫了,我们侗族同胞也不能掉队,布央村会继续把茶叶产业做好,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让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村民脱贫奔小康的金山银山!”布央村党总支书记谢勋庭说。

  茶叶也是三江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三江县易地扶贫搬迁万亩茶园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是该县重点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通过租赁安置点周边的泗联村、马坪村和古皂村土地来建设扶贫产业园,将园区打造成集茶叶、油茶、种植、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山地运动于一体的“新时期茶旅文化综合体”。

  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按户均1亩茶叶地或2亩油茶园分配标准,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参与分红”模式和“确权确股确地,不参与分红”两种模式,将茶园免费承包给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合作社或贫困户个人管护采收,预计可安排5000户贫困户就业,约22000名贫困群众受益。截至目前,已有4417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签订免租金承包合同,涉及人口约19000人。

  茶叶,已经成为三江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除了增加茶叶种植规模,如何增加产业的增加值,三江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三江县制定出台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整合资金2000万元以上用于产业基地建设、企业培育、技术升级、品牌创建,积极构建茶叶销售平台,总投资达1.5亿元的中国三江茶城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此外,三江县进一步挖掘开发茶文化,促进茶旅深度融合,将其作为文化内涵植入茶产业,建设以茶园为载体的田园综合体,把“茶产业”做活,全力打造茶旅融合的新路子。

  目前,三江县茶园面积达18.8万亩,干茶产量达1.45万吨,产值16亿元,现有茶农6.5万户,其中种植茶叶的贫困户16066户,覆盖率为61.27%。今年,全县力争建成茶园面积20万亩,培育规模生产企业2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5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5550元以上。

  发展油茶有效增收

  除了茶叶,油茶也成为了三江老百姓的“摇钱树”。

  三江全县油茶林面积达61.7万亩,种植面积居广西前列,被誉为“广西油海”,曾先后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全国“100个经济林(油茶)产业示范县”称号,被列为全国100个油茶重点示范县之一。

  三江县紧紧抓住富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积极把群众组织起来,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产业做优做大,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我们把种植优质高效油茶作为全镇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来抓,在江荷村江边下屯建设了古篮千亩优质高效油茶示范基地,该基地计划实施3000亩,目前已完成一期1120亩建设,惠及农户75户308人,其中贫困户10户43人。”三江县政协副主席、丹洲镇党委书记郭善习说,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成立了古篮油茶专业合作社,与群众签订管理协议,由合作社组织群众统一开展施肥、杀虫、剪枝等抚育管理以及今后基地的提升工作。同时,按“以短养长”的思路,在投产前几年间套种经济作物,实现增加收入降低管护成本的目标。2019年,发动群众在古篮基地种植220亩西瓜,产量8万多斤,产生效益7万余元。2020年基地计划新种南瓜600亩,预计亩产3000斤,按市场价0.4元一斤,将给群众带来近7万余元的收益。

  据三江宇塘油茶示范区种植高效优质油茶的王柳青介绍,自2010年4月份开始种植高效油茶,经过近10年的科学管理,示范区提前实现了每亩产油量40公斤以上,亩产值3000多元、年总产值400多万元的目标。宇塘油茶示范区生产经营带动了附近村屯贫困户到基地就业,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问题。目前,基地有固定职工3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25人,人均年收入15000元至18000元,真正实现了“以产业促脱贫”的目标。示范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还承载了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思欧村发展油茶8000多亩,影响和辐射带动附近贫困人口近万人。

  为了发展高效油茶产业,三江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企业带动”方式,充分调动贫困户实施油茶品种改造积极性。实施油茶品改“3636”扶贫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融资6亿元,推进36万亩新品种油茶种植),同时通过“一砍二种三护理”,达到“四倍五年六翻番”,即通过种两年苗,在第5年实现油茶效益达到老品种的4倍,在第6年实现油茶种植户收入翻番。预计今年,将实现贫困户人均1亩高效油茶的目标。

  三江县力争今年油茶新品种种植面积达36万亩,5年后年产值力争达到13亿元,逐步使油茶产业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主要依托和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期保障,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现代林业强县。

  稻田资源综合利用

  “望侗乡千百里稻田,高山稻鱼满地飘香。”走进位于浔江河边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村乡大树村,那里江水悠悠、两岸青山。大树村如同一个少年,在这条浔江河边茁壮成长。沿着修建整洁的村级路进入夏村屯种稻养鱼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壮美山水田园景象。

  “以前单一种植水稻收入少,通过外出学习,我们近年来采取‘优质稻+再生稻+瓜果+鱼’立体化种养方式,每亩田收入大大增加。”大树村党总支书记侯锦成说,自2016年以来,三江县聚力打造“三江高山稻鱼”富民品牌,大树村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依托三柳高速、贵三高铁、焦柳铁路汇聚该乡大交通优势,大力推进种稻养鱼富民产业。据统计,通过立体化种植,该基地每亩农田可增收4000元以上,基地也发展成为“国家稻田养鱼标准化示范区”“广西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县院士工作基地”。

  三江县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向15个乡镇逐年整乡推进发展稻鱼产业,初步形成了“苗种生产—成鱼养殖—产品加工—销售流通”一条龙稻鱼产业化经营格局,确保稻鱼共生、钱粮双增,打响“三江高山稻鱼”品牌。目前,全县种稻养鱼面积达7.66万亩。

  为了实现“钱粮双增”,三江实施了种稻养鱼“3721工程”(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推广标准化种稻养鱼7万亩,打造三江“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绿色生态品牌,使项目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同时,大力推广“优质稻+再生稻+鱼+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建设柳州螺蛳粉田螺佐料供应基地,并向项目农户提供政策补助,极大促进了贫困群众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积极性。

  下一步,三江县将进一步筹措资金,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好三江县11条水利主干渠,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为稻田综合种养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进一步建好鱼种繁殖场,培育本地优良品种,提高三江稻田鲤鱼的产量和质量,利用全县现有保水田持续全面深入推广稻渔综合种养“三江模式”,不断提高稻渔综合种养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稻田综合种养只是三江产业扶贫‘水’文章的一部分,随着洋溪水利枢纽、梅林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在即,‘水’产业将在三江县未来产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好工程建设红利,因地制宜做活三江‘水’和‘鱼’文章,是我们下一步探索的方向。”邝驱说。(经济日报记者 童政 周骁骏)

  【编辑:田博群】

  来源:经济日报

Baidu
map